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“家之源”李维榕专栏
宅男宅女,都是一个时代的反映。对厌倦了在社会打拼的成人来说,躲在家中不出门,可以是一种理想,甚至美其名为“陶渊明现象”,谁不向往一不顺心就“辞官归故里采菊东篱下”的悠游生活?
问题是当宅居的是个青少年时,那就给父母带来一个大问题。这些宅孩子大都被诊断为某种精神病,甚至有自残或自杀倾向,让父母更加无所适从。一般父母在事发初时都会对孩子施压、甚至打骂,后来害怕孩子承受不了压力,又会设法迎合;其实无论威逼利诱,都不容易生效。况且孩子一般都选择不说话,父母之间也可能本身就是沟通困难,三个人困在一起很容易就发展成一种困兽斗的状态。
这对业界也是一个棘手问题,一般人都会提议父母学习亲子,减少孩子压力。但是青年人一旦关起门来,往往刀枪不入,根本不会让人接近。记得有个青年人说过,他把门反锁起来、用家具顶着,父亲还是破门而入,结果门是打开了,但是父子的矛盾就更加无法疏解。还记得那个严重忧郁的女孩吗?她说如果坐在父母中间,她的病就是绝症,如果能够坐出来,她的病就只是伤风感冒;即是说,父母愈把她当作病人看待,她就愈找不到动力。
怎样协助宅孩子走出家门,实在没有捷径。关键是父母如何处理,在处理当中又出现怎样的恶性循环把每个人都捆绑得寸步难行?
要知道青年人需要历经一段迷惑的过渡期,才能进入成人阶段。所谓“叛逆期”,就是必需否定父母所建立的人生价值,从而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。碰到困扰,更需要学习自己面对。而看到自己的孩子无法走出困局,正是父母最焦虑的时候,千方百计总想拉他一把。两代之间的代沟,不同的价值标准,就会在互动时产生更大矛盾。
这是一个父母需要冷静应对的时候,在采取行动前,必须自我思考及调整对策。
很多父母都希望与孩子“做朋友”,偏偏此时面对的就是被孩子“拒绝”,愈想找他们谈,愈不想谈,谈了也不一定听得明白。如果父母关系良好,夫妻之间还可以互相支持,一同渡过难关;如果夫妻关系恶劣,就会雪上加霜,甚至可能这就是导致孩子对人际关系失去信心的根源。
记得上次提过的那个十九岁青年人吗?他从什么都回答“不知道”,到最后告诉我们:“我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是父母见到孩子,就像狼看见肉一样,疯狂地扑上去 …… 全是希望孩子做出他们想要的行为!”
他认为父亲的动机是基于生活过得太滋润,在工作上很成功,想在自己家庭里面也成功,就变得非常有掌控力。而母亲,作为这一代的女性,在社会上得不到过多的认可,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自己家中,找寻这份在社会中缺乏的存在感,因此对自己的孩子也非常有控制欲。
听到青年人难得地发言,父母起初也很为他鼓舞。但是这一番话毕竟有点尖锐,过后就觉得难受。第二次会谈时,他们就忍不住为自己辩护,认为孩子太不谅解父母的感受。青年人也没有坚持,只说:“更尖酸的话还没说”,又回覆他那一贯的沉默。
可见沟通的种子不一定能发芽,因为父母最想要的,就是把孩子带回“正常轨道”,而青年人的心意,正正就是挑战父母这种执着。
其实青年人当时还有另一番话,他说:“我也是下意识地在逃避,也一样不能接受自己。因为我发现在这种高压力的环境下,我会迷茫,我会找不到答案。然后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之下,我才会疯狂的去看书,如果没有这种环境,我今天大概讲不出这段话!”
很多迷茫中的青年人,发现不出门就可以用互联网为自己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。这些宅孩子真的会“疯狂地”自修,尤其钟情于存在主义的哲学。像沙特及卡缪等哲学大师,他们认为人生是荒谬的,因为荒谬,就产生反抗的力量。“我反抗,所以我存在”。尼采等人甚至提倡上帝死了,没有上帝,人才有选择,才可为自己负责。
既然一切荒缪,不如把一切夷平,重新建构价值。存在就是否定,否定才有无限的可能性。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有三大绝望或悲剧:1. 不知道有自我,2. 不意愿有自我, 3. 不可能有自我。
这些论点,正好配合青年人在这阶段所探索的意识形态,别以为孩子走火入魔,他们只是找寻自己的存在感和存在意义。父母明白到这一点,就不会对孩子的挑战过于介怀。能挑战是好事,如果只一昧打击或完全失去干劲,才让人担心。
当然父母要有底线,毕竟孩子宅在你的屋梁下,不能完全没有适合年龄的基本尊重和要求。不想孩子长久宅居,就不要过于服务周到,没有人供养,宅居就很难维持。知道什么可为,什么不可为,才是上策。最好趁机先整理好自己的人生,孩子看到父母为自己的人生负责,才会开始感受到也需要为自己的负责。
-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