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读 | 生活在父母婚姻中

2022-01-14 13:25 李维榕

微信文头.jpg

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“家之源”李维榕专栏

都说孩子很受父母亲矛盾的影响,究竟影响在哪里?
我们的团队一直在量度孩子面对父母矛盾时的生理反应,知道孩子的心率会加速或减低,汗腺分泌也是如此。这是体内自主神经在遇到危机时的一种正常运作,并非人力所能控制。
这些测量数据,让我们对孩子的内在心态增加了不少认识。但是这种身体状态与父母关系的互动过程怎样连接起来?我们只有一个概念。直到过去一年,基于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赞助,我们开始有更深入的探讨。
在进行家庭治疗时,我们团队的一位儿童精神科医生,会特别去陪伴着在场的孩子。
这个安排十分重要,一来是让团队的治疗师可以自由地与父母探讨矛盾所在,而不必分心去关注孩子。二来是有人同时在旁处理孩子的反应,让我们更有机会深切地投入孩子面对父母瓜葛不清时的过程。
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:
这父母有一子一女,儿子八岁,女儿六岁。他们要解决的是婆媳问题。家中暗藏了录影机,本来为了监督佣人的行动,结果却把老妈子向亲属埋怨媳妇的坏话都记录下来,让媳妇气得无法平息。加上她从小就缺乏母爱,一直为了讨好丈夫的母亲而努力。
她说:“我原本以为与她关系不错,谁知道她在背后是这样说我的!”
丈夫的回应却是:“她年纪大了,你不用理她就成!”
但是丈夫愈这样回应,妻子的怨气愈强,婆媳纠纷,很快成为夫妻矛盾。丈夫投诉妻子对自己缺乏热情,妻子推说忙于处理孩子,没有余力满足男人的需求。
骤眼看去,两个孩子真的缠着母亲不放手。尤其是大儿子,寸步不离,连他自己都说,是父母亲的“电灯泡”。
经过一番抽丝剥茧,母亲终于承认儿子比丈夫“暖心”,更能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。不像丈夫,说来说去都叫她不要“想得太多”。妻子的表白,本来是一个好开始,这是她第一次向丈夫坦承。可是男人不懂回应,他还是百思不得其解,继续向她长篇大论。
不知何故,很多男士都以为应付妻子的情绪要求,就是向她说道理。明知道每次都会碰钉,还是坚持独沽一味。妻子愈听愈不是味道,愈听愈失控。儿子看在眼里,自动上前为父亲示范,用手挡住他的嘴巴,不让他说话,又拉起他的手为母亲擦眼泪。然后满意地返回自己的角落,躲在医生的背后。
也许为了面子问题,父亲不想承认儿子比自己更有讨好妻子的办法。他不以为然地解释:“我们都是成年人,不应该这样幼稚,任由自己的情绪摆布。现实社会与我们的想象有很大距离,你们不知道外面的生活有多残酷,我一直都不想把外面的世界带到家中……”
男人一囗气地说个不停,也许太长时间都是孤军奋战,他愈是表达不想把外面的世界带到家中,就愈是停留在外面的世界。
这次妻子没有让步,她说:“你知道那次我为什么带着孩子离家出走?你一直以为我是生奶奶的气,其实我最气的人是你。你只要对我说一句好话、一句支持的话,我就可以消气,但是你到现在还不明白,还是当我完全不可理喻。”
两个孩子,在旁一直画画,但是不停地为父母的对谈做旁白。当母亲埋怨父亲不明白自己心情,孩子就应和:“他不明白!”当父亲投诉母亲过于情绪化,孩子就齐声谴责:“又怪妈妈!”
当父母的交谈顺利,小哥就在后面用手做个心形;当父母的沟通卡住了,孩子就十分焦虑。尤其父亲无法安抚母亲的情绪时,小哥就坐立不安,感觉十分不安全,不断向陪伴他的医生使眼色。医生示意他躲到椅子后面,他乖乖的照着做,但是不断把头伸出来,观察外面的状况。妹妹就专心画了一幅父母的形象;一个一脸等待的母亲,一个怒发冲天的父亲!两个孩子不太识字,不时向医生问字的写法,又画满心心。
经过一番挣扎和周旋,父亲终于明白过来,说:“我知道了,我要像儿子一样,做我老婆的暖男!这样我老婆就不会只管孩子不管我!”
两个孩子如释重负,立即拍起手来!
从这案例,我们体会到医生所扮演的角色有多重要。因为很多孩子对父母关系的关注,已经成为好像呼吸空气一般的本能。尤其是很多生活在狭窄空间的家庭,空间的缺乏令他们更加不得不投入大人的一举一动。但是忙于纠缠在自己瓜葛中的大人,往往没有留意孩子正在观察和聆听。
成长中的孩子,本该无忧无虑地探索身旁的世界。但是当他们吸收到的都是成人的恩怨,那种不安全、那种焦虑,往往会让他们憋出各种毛病。在这疗程中,医生在当下的支持,为他们的经历带来一份肯定,一种“有人明白我的感受”的疗愈。这是治心,不是治病。

而让孩子看到他们有能力成功解决矛盾,是天下父母带给孩子最重要的一种体教,因为孩子都是生活在父母的婚姻中!


-END-



微信尾部01.jpg